热点专题
店员误将道具当饮品售卖致顾客洗胃 喜茶致歉!

店员的一个疏忽,竟让顾客遭受了洗胃之痛。



刚刚,官方道歉了,称愿以最大诚意补偿。



店员错把陈列道具当饮料



递给了顾客



近日,上海市民陈女士通过喜茶微信小程序下单了两杯饮料。其中,一瓶为瓶装的双榨杨桃柚柑。但由于店员操作失误,错将放在展示柜上的陈列道具递给了陈女士。



由于要赶着看电影,陈女士并没有仔细查看饮料。



直到在观影中,陈女士打开双榨杨桃柚柑,喝了两口,发现有厚重的“油脂感”,此时细看,才发现瓶身上的“样品”字样。



陈女士立即联系了喜茶门店。



在接到陈女士的反馈后,门店员工立刻陪同了陈女士到医院就医,并进行了一系列的检查和医疗处理。



9月3日,解放日报·上观新闻记者从嘉定区市场监管局了解到,9月1日,南翔市场监管所接到消费者的投诉后,已介入调查。



样品里究竟是何液体?



据新民周刊,陈女士表示,“双榨杨桃油柑”样品里装的液体到底是什么,喜茶前后就给出了多个说法。



在急诊部,喜茶方面先是表示拿到了供应商发来的报告,样品的液体成分是“正己烷”



由于“正己烷”具有毒性,急诊医生建议,出于安全起见最好洗胃。整个洗胃过程一共插管三次,洗胃结束后后,陈女士全身发抖,并伴有胃部、喉咙的剧烈疼痛。在医生的要求下,需留院观察一晚。



结果当晚,茶员工又表示,他们再次和供货商口头沟通下来,样品的成分不是“正己烷”,而是其他两种化合物,但无法提供书面材料。“我朋友坚持要拿到化学式成分交给医生协助判断毒性,最终他们才将两个化学式通过微信发给我朋友,是‘聚二甲基硅氧烷’和‘环聚二甲基硅氧烷’。”陈女士回忆,但当时的她已经完成了洗胃在抢救室输液。



对此,法律人士指出,鉴于此次事件中的饮料样品并非食品,并不适用于《食品安全法》,建议消费者与责任方积极沟通,争取通过一个双方认可的赔偿方式达成和解;达不成和解的,可通过民事诉讼等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。



喜茶道歉:全国下架同款陈列道具



事情曝光后,迅速引起了网友的注意。



为此9月3日,喜茶发布致歉声明称,8月29日,因喜茶上海一门店员工操作失误将饮品陈列道具拿给顾客,门店员工立即陪同陈女士到医院就医,进行了检查和相关医疗处理。喜茶愿意承担陈女士当前及以后的一切相关医疗费用。目前,喜茶已把同批次陈列道具送往权威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检测,获得检测结果后,会第一时间同步给陈女士和监管机构。喜茶表示,为杜绝类似意外事件再次发生,喜茶全国门店已经下架同款陈列道具。



致歉声明全文如下: